建设管理学院2025年大学生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
来源/编辑: 校团委 发布时间:2025年02月24日 15:08

以实践绘就家乡画卷,以行动彰显青年风采。在2025年寒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,建工学子深入基层一线 贡献青春力量,凭专业知识浇灌家乡热土,铺展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之路,且随我们一同探寻他们的实践足迹,聆听那些动人篇章!

姓名:程灿

专业班级:23级造价2班

实践地点:重庆市两江新区

寒假期间,我参与了社区志愿服务,为老人提供陪伴,辅导儿童作业。还策划执行了社区文化节活动,过程中我协调参演居民、解决排练难题、筹备书画展与手工艺环节。这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入了解居民生活,提升了沟通与服务能力,发现了自身的不足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。这次宝贵的返家乡实践经历,让我更加关注家乡发展。未来,我将持续参与家乡建设,呼吁更多大学生共促家乡繁荣。

1B726

姓名:王雪曼

专业班级:23级造价8班

实践地点:重庆市开州区

在寒假期间,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社区等形式,深入了解了家乡的现状与发展需求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,对家乡的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,发现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,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,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。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如策划方案过于理想化,与居民的沟通存在一定困难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计划在未来的活动中改进调研方式,更加注重与居民的互动交流,以确保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并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F18CC

姓名:唐云娜

专业班级:24级造价8班

实践地点: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

今年寒假,我参加了重庆巴南区鱼洞街道社区组织的元宵节活动。活动旨在增进孩子们对元宵节习俗的了解。我负责协助孩子们制作手工灯笼,看到他们选材、剪裁、粘贴,最终完成特色花灯,我深感欣慰。在猜灯谜环节,我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引导孩子们思考谜底,现场气氛热烈。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。我坚信,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中华文化就一定能够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,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
24A2A

姓名:杨婷雯

专业班级:24级建管1班

实践地点:重庆市丰都县

在寒假期间,我成为丰都县名山街道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志愿者,主要负责孩子们的课业辅导。在服务过程中,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。无论是活动前的筹备,还是现场的执行,都需要与队友紧密配合,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。同时,我也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,比如在手工制作中如何吸引更多人参与,在现场如何及时解决突发问题。此外,此次志愿服务让我对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通过帮助他人、服务社会,我感受到自身的价值,也更加坚定了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信念。未来,我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,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,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。

18B7F

姓名:邓辉林

专业班级:24级社管2班

实践地点:重庆市开州区

今年寒假,我来到了重庆市开州区总工会,参与到课业辅导的温暖行动中。每天,我认真地检查孩子们的作业,遇到错误,耐心地引导他们思考,一步一步地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。在辅导语文作文时,我鼓励他们大胆想象,用生动的词汇描绘自己的想法,看着他们的作文从寥寥数语变得内容丰富,我由衷地感到欣慰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。每一次为小朋友解惑,看到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,我都充满了成就感。同时,我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耐心。这次实践让我明白,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知识,更要走出校园,用所学回馈社会。未来,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,为家乡的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温暖,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38454

他们以青春力量回馈家乡,用稚嫩的肩膀,毅然担起时代赋予的重责,在服务中领悟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丰富底蕴。“返家乡”活动圆满结束,但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,让我们把汗水如甘霖般,洒满乡野,浸润心田。

文、图:蔡南、程灿、王雪曼、唐云娜、杨婷雯、邓辉林
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