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节日物语】寒食节
发布时间:2025-04-03 06:32 浏览次数:

  寒食节,清明节前一二日,亦称“禁烟节”“冷节”“百五节”,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。


节日起源

起源一:隋朝时,晋文公为了封赏对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,放火烧山逼隐居的介子推露面,却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,因此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,禁忌烟火,只许寒食。

起源二:隋代杜公瞻在注《荆楚岁时记》时说:“《周礼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‘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。’注曰:‘为季春将出火也。’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,清明是三月之初,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。”

起源三:唐代李涪在《刊误》的“火”条中谈道:“《论语》曰:‘钻燧改火。’春榆夏枣秋柞冬槐,则是四时皆改其火。自秦以降,渐至简易,唯以春是一岁之首,止一钻燧。而适当改火之时,是为寒食节之后。既曰就新,即去其旧。今人持新火曰‘勿与旧火相见’,即其事也。”


节日习俗

寒食粥

在寒食节前一天熬煮的粥,都可以称为“寒食粥”。粥品也种类繁多,人们较常食用的,比如:大米粥,杂粮粥,大麦粥,梅花粥,杨花粥,桃花粥等。

寒食面

寒食面,一般都是用荞麦面条做成。因为面要前一天煮好,到第二天再淋上冷的酱料直接吃,这就要求面要经久耐放。

青团

青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美食,最早源于唐代,从那时起每至寒食节、清明节前,江南各地的家家户户就会蒸很多青团,一部分主要用来祭祀祖先,剩余的则储存起来作为冷食,在禁火的那几日食用饱腹。


节日诗词

寒食

(唐)杜甫

寒食江村路,风花高下飞。

汀烟轻冉冉,竹日静晖晖。

田父要皆去,邻家闹不违。

地偏相识尽,鸡犬亦忘归。


寒食日作

(唐)温庭筠

红深绿暗径相交,抱暖含芳披紫袍。

彩索平时墙婉娩,轻球落处晚寥梢。


节日书籍

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通APP扫码或搜索节日有关书籍呢!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