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节日物语】上巳节
发布时间:2025-03-31 06:26 浏览次数:

节日起源

上巳节,中华古老节日之一,俗称三月三。上巳节的名称来源于干支纪日历法,最初定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,因此称为“上巳节”,又叫三月三、春浴日、中国情人节、女儿节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,中原地区自古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;三月三,生轩辕”的说法。魏晋以后,为了方便记忆和统一,上已节的日期被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,后代沿袭,遂成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日。


节日习俗

祓禊仪式

“祓”是指祓除病气,“禊”是指清洁身体,因此“祓禊”指的就是以香草涂身、洗涤身体、驱除邪气的仪式,用来达到除灾祛病、祈求福祉的目的。 也有观点认为,“祓禊”风俗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。

吃两物

人们在三月三还会吃荠菜粥和蒿子粑。荠菜的谐音是“聚财”,人们根据民间传说,在三月初三这一天祭祖的时候吃荠菜粥,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祈求财运。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,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,才能把人的魂儿“粑”(粘)住,不被伤害。这样人才能健康,不生病。


踏青游春

相传,上巳节是女娲补天创造万物之日,也是五谷精灵小麦子的生日,因此这一天也有踏青祈福的习俗。现在南方少数民族的郊外游春、男女郊游、娱乐聚会与上巳节的踏青游宴是相似的,将节日的娱乐性发展到极致。上巳节的习俗活动发展到后来的踏青游宴,完全没有了祭祀性、巫术性的内容,取而代之的是礼仪性、娱乐性的活动。


节日诗词

上巳

崔颢·唐

巳日帝城春,倾都祓禊晨。

停车须傍水,奏乐要惊尘。

弱柳障行骑,浮桥拥看人。

犹言日尚早,更向九龙津。


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

王勃·唐

上巳年光促,中川兴绪遥。

绿齐山叶满,红泄片花销。

泉声喧后涧,虹影照前桥。

遽悲春望远,江路积波潮。


节日书籍

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节日有关书籍呢!




Baidu
sogou